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张培丽:避免“千镇一面”,有针对性地引进和留住人才

时间:2023-04-13 15:53:38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中小城镇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枢纽。本期论坛探讨的话题,对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过去资源大量向大城市集中,超大城市规模扩张过快,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经济萎缩、人口减少,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人才问题尤其是如何留住年轻人成为中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年轻人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不仅对新技术、新产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具有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而且消费倾向高,消费带动能力强,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群体。

   年轻人对新事物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在社会迅速变革的时代,年轻人的特点、偏好和选择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更了解年轻人,三位青年学者围绕中小城镇如何留住年轻人话题展开的讨论,更贴近年轻人需求,更能把握年轻人的痛点,给出的思路和建议也更有建设性。比如,强调着眼数字经济发展,主动谋划,搭建平台,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助力青年就业创业,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引人留人;着眼年轻人消费特点,突出特色,丰富品类,发挥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现代都市特征的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所,提升青年消费体验,以高品质生活引人留人;着眼年轻人创业和生活需要,整体规划,提前布局,强化设施服务,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医疗、育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以更加舒适、更有保障、更为开放的环境引人留人。

   在中小城镇吸引和留住年轻人的过程中,我认为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应遵循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二是科学把握中小城镇功能定位。区分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中小城镇,分类引导发展,有效避免“千镇一面”,有针对性地引进和留住人才。三是考虑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就需要中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和覆盖,统筹乡村资源,推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县乡村功能互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