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现代化的三农力量

时间:2023-04-13 16:00:40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几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农业农村在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们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有效路径。

现代化是一场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从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看,其现代化多是一种“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而在我国,由于国情农情有别,历史条件不同,现代化呈现一种“并联式”发展过程。虽然是并联、相对同步,但发展速率和成效并不均衡。“四化”之中,农业农村是最大的短板,但也是最有后劲和潜力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已经相对完善和普及,下一步的投资空间有限,但在广袤农村地区,还有不少需要填补空白或提质提标的地方,特别是以往的历史欠账亟须补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步伐加快,农业农村这片“蓝海”的投资价值进一步凸显。有研究表明,未来5-10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将释放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农业农村可腾挪的空间、可投资的领域、可激发的动能十分巨大,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的重要动力。

我国是农民大国,让数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无疑是一个震古烁今的壮举,能够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有专家曾算过一笔账,眼下还有2.6亿农民处在“一脚在城,一脚在乡”的城镇化大门口,如果把这部分人转换成城镇户口,即使工资没有提高,都能提升27%的消费。还有专家测算,随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消费加快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和拉动消费相比,中国农民身上所蕴藏的无比丰厚、源远流长的首创精神,更加令人赞叹。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农民还将贡献出更多智慧、释放出更大的创造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历史阶段,三农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畅通工农城乡循环,积极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如此,我们的现代化之路才能走得又稳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