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在原发性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

时间:2023-11-23 09:20:00

2023年第65届ASH年会将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会议将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旨在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探寻新的治疗方案。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预后不佳,靶向CD19 CAR-T细胞疗法是R/R 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一些患者数量有限的报告提示,CAR-T细胞疗法可能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这项EBMT登记研究旨在探讨CAR-T细胞疗法在原发性(PCNSL)或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SCNCL)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

研究者检索了EBMT数据库中2018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接受CAR-T治疗的PCNSL和SCNSL患者的特征和治疗前情况,分析了主要临床终点。为了计算从CAR-T细胞输注之日起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者使用了Kaplan-Meier估计值,而累积发病率用于计算复发率(RI)和非复发死亡率(NRM)。

 

研究结果

研究者分析了88例患者(PCNSL[n=10],SCNSL[n=78])的主要终点信息。中位随访20.3个月(95%CI:16-27),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3岁(31-80岁),男性52例(59%)。86例患者中19例(22%)患者的ECOG体能状态评分≥2,65例患者中41例(63%)患者既往接受过≥3线治疗,82例患者中56例(68%)患者对既往至少1线化疗难治,86例患者中29例(34%)患者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84例患者中,68%的患者在接受CAR-T治疗时病情尚未缓解,8%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24%的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4例患者的疾病状态信息缺失。

49例患者接受了axicabtagene ciloleucel,39例患者接受了tisagenlecleucel。整个队列的24个月OS率和PFS率分别为47%(95%CI:37-61)和32%(CI:23-45)。

24个月的RI为58%(CI:47-68),NRM为10%(CI:4-19)。CR/PR患者的OS率和PFS率分别为58%(CI:40-85)和51%(CI:33-77)。在CAR-T细胞输注时未缓解的57例患者的OS率和PFS率分别为42%(CI:30-59)和24%(CI:14-39)。


研究结论

对于既往接受过大量治疗且CNS受累的R/R LBCL患者,CAR-T细胞疗法似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选择,24个月OS率为47%。这些结果优于传统治疗的结果,包括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事实上,该研究的结果与在无CNS受累的LBCL患者中进行的CAR-T治疗的真实世界分析报告的结果相似(Bethge等人,2021;Le Gouill等人,2021)。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早期结果,研究者认为CAR-T细胞疗法可以作为CNS受累的R/R LBC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