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冬天遇到双脚冰冷不热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4-11-12 16:00:08
一、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让双脚暖和起来。比如散步,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散步 30 分钟以上,能使全身包括脚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慢跑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慢跑过程中,身体的代谢加快,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双脚的血液供应更加充足。
踮脚尖也是很好的局部运动方式,双脚与肩同宽,用力踮起脚尖,尽量保持身体平衡,然后慢慢放下,重复这个动作 10 - 15 次为一组,每天做 3 - 4 组,能够有效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睡前泡脚
泡脚是缓解双脚冰冷的传统有效方法。可以使用热水泡脚,水温一般控制在 40 - 45 摄氏度为宜,水量要没过脚踝。泡脚时间大约 15 - 20 分钟,这样能够让脚部的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
还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辅助材料,如艾叶,它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将艾叶煮水后倒入泡脚水中,每周泡 2 - 3 次,可以有效驱寒。生姜也是很好的泡脚材料,其性温,能促进血液循环,把生姜切成薄片放入泡脚水中即可。
穿着合适的鞋袜
选择保暖性好的鞋子很关键,比如雪地靴,它内部通常有厚厚的绒毛,能够很好地保持脚部的温度。
袜子可以选择羊毛袜,羊毛的保暖性能极佳,它能够形成一个温暖的空气层,包裹住双脚,减少热量的散失。
鞋子的尺码也很重要,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不能很好地保暖。
二、饮食调理
多吃温热食物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温热性食物的摄入,例如羊肉,它是一种非常好的温热食材,在冬季吃羊肉火锅或者炖羊肉,能够补充身体的热量,起到暖身的作用。
桂圆也不错,它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每天吃几颗桂圆,或者用桂圆煮粥,能够改善身体的虚寒状态。
生姜也有很好的暖身效果,喝生姜红糖水,既能驱寒又能补充能量,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的人。
补充营养物质
适当补充维生素 E,它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铁元素的补充也很重要,缺铁会导致贫血,使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手脚冰冷。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豆类等来补充铁元素。
三、中医调理
按摩穴位
按摩涌泉穴对改善脚部冰冷很有帮助。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用拇指指腹按压涌泉穴,力度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每次按摩 3 - 5 分钟,每天按摩 2 - 3 次,能够起到补肾益气、调节气血的作用。
·足三里穴也很重要,它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可以用手指点按、揉按足三里穴,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 1 - 2 次。
艾灸调理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对于改善双脚冰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艾灸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艾灸足三里穴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使双脚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应。艾灸关元穴和气海穴可以补肾培元,温暖下焦,对于改善全身的虚寒状态,包括双脚冰冷都有显著的效果。
如果双脚冰冷的情况比较严重,且通过上述方法无法改善,甚至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如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