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基层医保新政:政策调整,你需知的关键!

时间:2024-12-27 16:45:31

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不仅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近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发布,明确提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医疗改革迈入了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医保政策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加大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倾斜力度,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关键。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人选择在基层就诊,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例如,一些地区已经实行了DRG/DIP同病组同一付费标准,这一政策有助于消除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差距,让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与大医院相同水平的医疗服务。

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激励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医疗人才下沉到基层工作。此外,将符合条件的新业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如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还能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起实施的医保政策变化,将进一步优化参保体验。户籍参保限制的放开,意味着流动人口也能在居住地享受医保待遇,这对于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病保险封顶线的提高和职工医保共济范围的扩大,将使得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保障,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更是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为了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相关部门还发布了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分级诊疗规定,不得随意推诿患者。这一举措有助于形成有序的就医流程,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推进“强基层”战略,医保政策的调整必须跟上。通过一系列创新和改革措施的实施,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人民的健康福祉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医疗机构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医保政策和管理模式,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