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医保药监回应集采药品质量问题!

时间:2025-02-10 17:27:21

在近期的采访中,医保部门和药监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关于集采药品质量的问题。他们指出,长期以来,国家药监部门对药品质量有着严格的监管制度,特别是对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的药品,更是实行“全覆盖”、“零容忍”的政策。每年,药监部门都会对所有国家集采的药品进行中选企业的检查以及中选品种的抽检。目前,这项措施已经覆盖了所有已使用的国家集采品种,涉及6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

有专家提出部分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质量风险,引发了社会关注。对此,相关部门迅速派员进行调研了解情况。药监部门强调,他们一直对药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每一批药品都符合国家标准。对于发现的任何问题,都会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理,包括暂停生产、召回不合格产品等。

医保部门也强调了对集采药品的质量把控。他们表示,医保基金的使用必须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为前提,因此,对于集采药品的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医保部门会与药监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加强对集采药品的质量监管,确保患者能够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

为了进一步提升集采药品的质量,医保和药监部门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完善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可追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医保和药监部门对于集采药品质量问题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坚决维护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他们将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每一批次集采药品都能达到预期的疗效,让患者放心使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