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慢阻肺联用雷区!10种药解析避坑
时间:2025-05-12 14:25: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治疗过程中,药物联合使用是常见手段,但其中也隐藏着不少“雷区”。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 10 种常用慢阻肺药物联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我们先来说说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的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而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两者联用在改善慢阻肺症状上有一定效果,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因为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而支气管扩张剂可能使局部防御机制进一步受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容易趁虚而入,引发呼吸道感染,加重患者病情。
再谈谈不同种类支气管扩张剂之间的联用。比如β₂-受体激动剂与抗胆碱能药物联用,本是为了更好地松弛气道平滑肌,提高治疗效果。然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β₂-受体激动剂会刺激心脏的β₂-受体,导致心率加快,抗胆碱能药物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两种药物作用叠加,就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尤其对于本身心血管功能较差的慢阻肺患者,这种不良反应更为明显。
还有一些患者在使用茶碱类药物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联用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茶碱类药物的治疗窗较窄,与其他药物联用时,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波动,一旦超过安全范围,就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的依从性。
当抗生素与慢阻肺常用药物联用时,也需谨慎。例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某些支气管扩张剂合用,可能会影响肝脏代谢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这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如肝损伤等。而且,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联用方案,还可能诱导耐药菌的产生,使未来抗感染治疗面临更大挑战。
祛痰药与镇咳药的联用也有讲究。如果过度使用镇咳药,同时联用祛痰药,可能会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因为镇咳药抑制了咳嗽反射,而祛痰药促使痰液稀释,本应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的痰液无法正常排出,反而可能在呼吸道内积聚,滋生细菌,加重肺部感染,使慢阻肺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慢阻肺治疗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复方制剂,这些复方制剂内部成分之间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也存在风险。比如某些复方制剂中含有多种支气管扩张剂成分,若再与其他同类型药物联用,剂量不易控制,容易引发药物过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低血压等。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药物联用必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因素综合考虑,权衡联用药物治疗的获益与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切不可自行随意组合药物,以免陷入合并用药的“雷区”,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进程。只有正确合理地联用药物,才能更好地控制慢阻肺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