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医疗系统权力失范典型样本:开封某医院副院长违纪案剖析与警示
时间:2025-06-06 10:36:27
近日,开封市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医疗系统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某医院副院长王某因涉及公款吃喝、超标接待、收受礼品等多项违纪行为,被撤销党内职务,相关责任人员均受到严肃追责。该案作为近年来医疗领域作风问题的缩影,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在权力运行中仍存在“温水煮青蛙”式的腐败风险。
行为剖析:从“舌尖腐败”到“口袋漏洞”
王某的违纪行为呈现多维度特征。在公务接待中,其通过虚列会议费、住宿费等方式套取资金,用于超标宴请合作单位及个人,甚至将高档酒水消费混入日常接待开支。类似手法在2017年开封市农机安全监理所违规报销事件中已有先例,彼时该所将酒店接待费用4485元以会议费名义入账,暴露了财务监管漏洞。更严重的是,王某利用分管医疗设备采购的职务便利,长期收受供货商赠送的高档烟酒、购物卡等礼品,形成“以权换物”的利益链条。这种“细水长流”式受贿模式,与杞县人民医院原院长朱庆立将收受现金存放于财务科保管的行为如出一辙,反映出医疗系统特定岗位的廉洁风险。
纪律红线:制度刚性如何彰显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王某的行为已构成违反廉洁纪律和工作纪律。其公款吃喝问题参照2020年崔刚接受合作单位宴请案例的定性标准,属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典型情形。而对收受礼品的处理,则比照2023年肖廷武在项目招标期间收受业务员礼金的违纪事实,强调“收受即违纪”的执纪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本案最终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而非更严厉处分,体现了“四种形态”中“抓早抓小”的执纪理念,与2021年祥符区中医院唐伟案的处理尺度形成政策连续性。
系统治理:医疗领域作风建设的破局之道
该案折射出医疗系统需重点防范的三大风险点:一是设备采购环节的“隐形寻租”,二是科研合作中的“变相招待”,三是人事管理上的“人情往来”。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基建科长肖廷武电梯采购受贿案表明,基建、采购等关键岗位必须建立利益回避机制。针对这些顽疾,可借鉴开封市儿童医院原院长黄蔚茹案的治理经验:通过药品供应链审计、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医务人员从业限制等组合拳,切断利益输送渠道。同时需强化医院内部审计,如祥符区中医院案暴露的票据管理问题,亟待建立“三公经费”电子化追溯系统,让每笔开支都有迹可循。
警示镜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从王某案的查处可以看到,作风建设已进入“深水区”。违纪行为正从显性的公款旅游、办公用房超标,转为更隐蔽的“私车公养”“电子红包”等形式。这要求监督执纪必须创新手段:运用大数据比对餐饮发票与供应商名录,建立医务人员财产申报动态监测,推行医疗设备采购全流程线上留痕等。正如市纪委监委在四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通报中所强调的,要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让“高压线”真正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