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福建卫生职称评审材料要点

时间:2025-06-16 10:08:11

一、论文:学术价值的“CT扫描”

论文是评审中硬通货般的存在,但并非数量越多越好。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通常要求至少2篇本专业论文(其中1篇为核心期刊),且需体现个人实际贡献。例如,主任医师申报者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内容应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建议选择“临床诊疗技术改进”或“疑难病例分析”等贴近实际的选题,避免纯理论堆砌。数据如同病历记录,必须真实可追溯,引用率超过20%的论文可能被判定为“学术贫血”,需提前查重并保留检测报告。

二、病例报告:临床能力的“病理切片”

病例报告是展现临床思维的金标准。申报者需提供3-5份典型病例(副主任护师可侧重护理方案设计),包含完整的病史采集、诊断依据、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例如,一例罕见病的确诊过程或危重症抢救案例,其价值相当于手术录像,能直观反映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注意:时间节点要明确标注(如2021年1月-2023年6月),评审专家会像核对医嘱一样查验病例的时间逻辑性。

三、科研成果:创新能力的“基因检测”

科研项目或获奖情况是区分“合格”与“优秀”的关键指标。福建省对高级职称申报者要求主持或主要参与(前3名)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结题报告需加盖主管部门公章。例如,一项关于“微创手术器械改良”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含金量不亚于一篇SCI论文。继续教育学分则是容易被忽视的“维生素”——每年需完成25学分(Ⅰ类不少于10分),线上学习平台记录需与纸质证书双备份,避免出现“营养缺失”。

四、材料装订:细节处理的“无菌操作”

所有材料应按《福建省卫生职称申报材料目录》顺序装订,采用A4纸单面打印。论文复印件需含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继续教育证明要像整理输液卡一样,按年度分类粘贴。特别提醒:2023年新规要求电子材料同步上传至“福建省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平台”,PDF文件命名需包含“姓名+职称类型+材料类别”(如“张三_主任医师_论文”),避免因格式错误导致“系统过敏”。

最后的时间管理如同抢救黄金4分钟:10月31日前需完成单位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纸质材料报送截止通常在此后7个工作日内。建议提前3天到达受理点核对材料,就像术前器械清点,确保万无一失。记住,每一份盖着红章的材料,都是职业晋升路上的通关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