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杂志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中国药企逆势突围:抗体药物增速破50%

时间:2025-08-06 11:47:10

在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一家中国企业的亮眼表现打破了市场的沉寂。ABC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最新财报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突破50%,成为抗体药物赛道罕见的"逆势突围者"。这一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犹如暗夜中的信号弹,照亮了全球抗体药物市场竞争的新格局。

抗体药物"军备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

近年来,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等生物药已成为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主战场。据行业分析,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7年突破3000亿美元,引得跨国药企与生物科技公司纷纷加码布局。ABC生物科技能在这样的红海市场中实现高速增长,与其独特的"三驾马车"战略密不可分:差异化靶点布局、柔性生产平台建设,以及临床转化效率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研发管线中针对PD-L1/CTLA-4的双抗项目已进入II期临床,这种"双靶点狙击"技术有望突破现有免疫治疗响应率瓶颈。

营收高增长背后的技术密码

深入分析财报数据可以发现,ABC生物科技50%的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引擎:核心产品海外授权收入(占总营收35%)和CDMO业务(占总营收28%)。其中,与欧洲药企签订的6.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协议,创下中国生物科技公司单品种授权交易金额的新高。公司采用的"模块化抗体工程技术"被业内称为"乐高式研发",通过标准化元件组合可缩短30%的开发周期。这种创新模式使得其在研的8个临床阶段项目全部按计划推进,其中3个已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暗战中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尽管业绩亮眼,ABC生物科技也面临着所有创新药企共同的挑战。2024年财报显示,其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80.55%,反映出高研发投入对利润的侵蚀。这种"战略性亏损"在生物科技领域并不罕见,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研发投入向商业化成果的转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新进股东中出现金宇生物技术等产业资本的身影,这些具备行业资源的"聪明钱"入场,可能预示着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突围样本

ABC生物科技的案例折射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趋势:从"跟跑创新"到"并跑突围"的转变。其在美国、澳大利亚同步开展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采用"去中心化"患者招募系统,使入组效率提升40%。这种全球化运营能力,配合上海张江和波士顿双研发中心的"24小时研发接力"模式,正在改写全球抗体药物的竞争规则。正如公司首席执行官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的:“真正的创新没有国界,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抗体领域的’特斯拉’——用颠覆性技术重构价值曲线。”

随着新一轮融资的推进和商业化团队的扩张,ABC生物科技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亚洲最大的抗体药物生产基地。这场始于实验室的"分子级暗战",正在演变为影响全球医疗格局的产业变革。当硝烟散去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真正创新者,或将重新定义抗体药物的未来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