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7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5-1341/R
邮发代号: 4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广西
出版地区 广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微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微创医学》投稿时请将稿件电子版(以WORD形式)发送至本刊投稿邮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样刊投递地址和邮政编码,如需署笔名请注明;并提供作者简介、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具体规范要求如下。
《微创医学》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
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3~8个。
参考文献: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初版日期(版次).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经发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本刊已被国内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对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电子邮件方式将处理结果告诉作者,请及时查收电子邮箱;对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对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对采用的稿件,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作必要的修改、删节或摘编,如不同意请说明。
微创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微创医学杂志发文量
微创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电视胸腔镜下的手汗症外科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切断胸交感神经链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56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中实时监测手掌皮肤温度,以温度变化决定交感神经链的切断范围.结果术后患者手汗症状全部消失(100%),手掌温度上升1.4℃~3.8℃,16例(100%)并腋汗增多者症状全部消失;并足汗增多者40例中,消失30例(75%),减轻10例(25%).术后有5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血胸;未......
作者:李安桂;张立飞;王海永;杜振宗;宋剑非 刊期: 2014- 06
-
长链非编码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RNA,在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lncRNA已发现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因而有望成为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新靶点.lncRNA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得到较广泛的研究,本文就lncRNA在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利基林 刊期: 2018- 06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术后ICU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是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高危人群[1].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从1999年1月至2001年11月收治了19例.现将ICU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彭劲松;黄海清;黄玉;谭冠先 刊期: 2002- 03
-
微创医学面临的挑战、机遇、使命和任务
如何对待人、病人和对待疾病?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更是一个不断带来困惑和反思的问题.医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对这个问题不断考问和提出答案的历史.......
作者:杨国利;何兴图;王永光 刊期: 2007- 01
-
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阑尾切除术(CA)的优缺点.方法将2006年7月至12月50例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2006年1月至6月50例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各种类型的阑尾炎中,LA与CA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LA在术后肠功能恢复、切口感染、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方面均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显的诸多优点,操作简单,尤......
作者:唐程 刊期: 2007- 03
-
微创手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位于左膝者18例,右膝者14例,伴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者5例,伴半月板损伤者10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7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经皮微创锁定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03.6±15.2)min(85~127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05.7±25.4)mL[(62~150)mL],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平均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赵伟 刊期: 2014- 05
-
宫颈注射甲氨喋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是指孕囊或胚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异位妊娠中罕见的一种[1].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此病因其临床表现各异,早期易误诊,若未及时处理,妊娠早期即可出现子宫破裂和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导致丧失生育能力.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甲氨......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13- 03
-
肘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手术治疗
我们对20例资料完整的肘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肘部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
作者:黄克坚;傅国 刊期: 2002- 05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13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DCO理念进行救治,共包括控制大出血和骨折临时固定、创伤复苏、分期手术3个救治阶段.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全部救治,无1例死亡患者,其中3例(23.1%)患者发生并发症,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为......
作者:梁进华 刊期: 2014- 04
-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其中对照组36例使用传统开放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微创组36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Cobb's角改变、术后腰背部疼痛等指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Cobb's角及伤椎前高度均明显小于......
作者:刘昌余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17例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 2 光动力疗法治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 3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 4 经犬胰十二指肠前动脉注射尿素溶液后的病理观察
- 5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8例疗效观察
- 6 胸腔镜肺减容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研究
- 7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 8 改良腹腔镜与阴式大子宫切除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 9 附睾或睾丸穿刺抽吸取精行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的护理
- 10 急性重症胆管炎56例分析
- 11 综合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
- 12 乳汁潴留性囊肿的高频彩超诊断
- 13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 14 胆道探查误诊的原因分析
- 15 腋下节省肌肉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21 例分析
- 16 老年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 17 急性主动脉夹层瘤介入治疗的监护
- 18 试论对班级科学管理的之我见
- 19 立止血治疗恶性肿瘤合并出血60例疗效观察
- 20 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强化护理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