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出版部门: 《微创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57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5-1341/R

邮发代号: 48-7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地区 广西

出版地区 广西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微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微创医学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无痛性胃镜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对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异丙酚行静脉浅麻醉下胃镜诊治术120例(无痛组),分析胃镜完成情况、咽部反射发生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并与随机同期常规胃镜诊治术1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1)无痛组患者感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无痛组咽部反射全部消失,对照组出现明显咽部反射52例,占43.3%,无痛组咽部反射发......

    作者:邓若愚 刊期: 2006- 03

  • 不孕女性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检测

    目的了解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在不孕症女性中的发生率及与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和与不孕症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其中健康已生育妇女对照组30例,不孕组102例(原发性不孕37例,继发性不孕65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4.3%、13.3%;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阳性率为18.9%、43.1%;不孕年限≤5年组与>5年组阳性率为28.2%、5......

    作者:陈春博;王琳;李雪;莫伟英 刊期: 2006- 03

  • 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前后TNF、IL-1β、IL-2、IL-6、IL-8的水平变化,探讨检测细胞因子在肝衰竭患者肝细胞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评价人工肝疗效中的意义.方法47例肝衰竭患者在MARS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中TNF、IL-1β、IL-2、IL-6、IL-8的浓度水平.结果47例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TNF、IL-1β、IL-6、IL-8在人工肝治疗后显著......

    作者:甄联华;林爱珍 刊期: 2006- 03

  •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SOM与咽鼓管功能不全、变态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SOM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则易导致鼓膜萎缩、鼓室硬化、慢性中耳炎、脂瘤胆、胆固醇肉芽肿等[1].下面对SOM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综述.......

    作者:罗永志 刊期: 2006- 03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形成为特征,可引起多器官损害.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水平异常,可引起机体内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因此推断细胞凋亡可参与SLE的发病机制.本文就参与该过程的相关基因做一综述.......

    作者:陈德华 刊期: 2006- 03

  • 番茄红素与肿瘤

    许多研究表明,蔬菜和水果对多种人类癌症有预防作用,但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得到完全阐明.在众多的可能有效防癌成分中,番茄红素可能是主要的一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某些肿瘤的发病危险性与膳食中番茄红素及其制品摄入量以及在机体血清中的水平呈负相关[1].由于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预防衰老和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能才;王双双 刊期: 2006- 03

  •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

    作者:黄作群;覃桂芳 刊期: 2006- 03

  •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特应性皮炎(AD)又称异位性皮炎、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理复杂,治疗上无特殊治疗,目前在该病的治疗上近年来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就近年来对该病的新疗法、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慧锋 刊期: 2006- 03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应用及新进展

    1930年Kurzrok发现人的精液能使妇女子宫收缩或松弛.1957年Bergstrom从精液分离出一种叫前列腺素(PG)的结晶,随后又分离到一系列的PG化合物,共9型三类,其中对生殖生理有重要影响的有PGE2和PGF2.1967年Bygdeman等发现PG对人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上世纪70年代由Karim首先用于生殖系统,成功地进行引产和流产.米索前列醇是上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新型口服前列腺素,......

    作者:杨东琴 刊期: 2006- 03

  • 血液稀释及对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进展

    血液稀释是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是节约用血的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和输血量,对于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缓解血源紧张有着重要的意义[1].血液稀释技术的应用始于1964年,1986年以后再度被确认并重新启用[2],然而,血液稀释,尤其是极度血液稀释,对机体的主要不良影响是动脉血氧浓度下降,从而可能引起各组织器官氧的供应减少.所以,通过发挥机体大代偿能力来克服血氧浓度的下......

    作者:秦丹丹;黄中华;谭立清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