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首页>微创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微创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6575
  • 国内刊号:45-1341/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微创医学杂志2017年第05期

DSA技术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蔡美花;郭建榕;陈小风

关键词: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 DSA,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DSA检查的50例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分型与肝癌病理类型关系、DSA特征、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理类型以巨块型居多(20例),其次为结节型(19例),少为弥漫型(11例);DSA影像学表现主要有造影肝动脉期单条或多条门脉主干,或其分支显影,而显影发生部位又可分为中央型(26例)、周围型(17例)及混合型(7例);在DSA辅助检查下介入治疗1个月后患者ALT、AFP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肿瘤成功栓塞45例(90.00%),其中中央型成功栓塞率81.48%(21/26),与周围型成功栓塞94.12%(16/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跨过瘘口栓塞肿瘤22例(44.00%),其中中央型成功栓塞率76.92%(20/26),显著高于周围型成功栓塞率35.29%(6/17)(P<0.05);未跨过瘘口栓塞肿瘤23例(46.00%),其中周围型成功率58.82%(10/17),显著高于中央型成功率11.54%(3/26)(P<0.05);瘘口成功封堵32例(64.00%),中央型成功率50.00%(13/26),与周围型成功率75.00%(12/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介入治疗后12个月随访,瘘口恢复较好.结论 DSA技术是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直观可靠的诊断方法,为介入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