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微创医学》杂志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专业性医学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6575,国内统一刊号CN45-1341/R)。刊发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介入X线/ 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与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从事外科、内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论著、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献综述、个案报告、微创诊疗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革新等各类相关论文或信息动态。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称、科研评审、成果鉴定及业绩考核的有效依据。本刊将本着读者至上的精神,在最短时间内审修稿件,安排发表。
2025年全国药店新规:监控全覆盖药品可追溯
时间:2025-07-21 14:22:45
最近有个大消息要告诉大家,从2025年8月1日开始,全国所有药店都要执行新规定了。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而是直接关系到咱们老百姓买药安全的"硬核升级"。简单来说就是两件事:所有药店必须装监控,还有个叫"药品追溯系统"的新玩意儿要全面上线。
药店装上"电子眼",买药过程全记录
以前去药店买药,最多就是收银台有个摄像头。新规实施后,每家药店都得在配药区、仓储区这些关键位置安装高清监控设备,就像给药店装上了24小时不眨眼的"电子眼"。这么做可不是为了监督工作人员,主要是为了防止药品被调包、造假。
举个例子,以后要是有人拿着过期药想偷偷换货架上的新药,监控立马就能拍下来。再比如有些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店员如果没按规定存放,系统也会自动报警。这就好比给药品安全加了把"智能锁",想动手脚的人连门都摸不着。
药品也有"身份证",扫码可知前世今生
更厉害的是那个药品追溯系统,听着挺专业,其实就跟快递查询差不多。以后每盒药都会有个专属电子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它的"人生履历":什么时候生产的、经过哪些仓库、什么时候到的药店,连运输温度都能查到。
想象一下,以前买药只能看包装是否完好,现在就像能翻开药品的"日记本"。要是遇到包装被拆过的情况,扫个码就知道是不是正规渠道来的。特别是给孩子买退烧药、给老人买降压药这些关键药品,心里踏实多了不是?
药店老板算账:短期投入换来长期安心
当然啦,这些新设备装起来可不便宜。据业内估算,一家普通药店前期投入大概要2-3万,相当于半年房租钱。但换个角度想,这就像给店铺买了份"保险"——既能避免问题药品流入背黑锅,又能用"全程可追溯"当卖点吸引顾客。
有个在社区开药店十几年的张老板就说:“刚开始觉得又要花钱很头疼,后来想通了。现在大家买奶粉都要查溯源,药品更该如此。等系统用顺手了,说不定还能帮顾客查用药记录,变成我们的特色服务。”
消费者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1.会不会泄露隐私?
放心,监控只拍药品流转区域,收银台人脸信息都会做模糊处理。追溯系统也只会显示药品信息,不会关联购买者数据。
2.药价会不会涨?
专家说了,这次升级费用主要由药企和流通环节消化。就像超市引进自助结账设备也没让商品涨价一样,短期内应该不会影响药价。
3.小县城药店能跟上吗?
新规给了半年缓冲期,到2026年2月才全面检查。而且国家会对偏远地区给予补贴,就像当年推广医保刷卡系统那样逐步落实。
这次改革其实早有苗头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两年买某些处方药已经要刷身份证了。这次的监控和追溯系统,相当于把防控网织得更密。就像搭积木,之前先打好电子处方、医保联网这些"地基",现在终于要封顶了。
下次你去药店,不妨注意下柜台角落新装的银色设备,或者结账时多出来的那个扫码枪。这些看似普通的改变,背后可是关系到14亿人用药安全的大工程。从2025年夏天开始,咱们买的每一片药,都真正有了"安全护航"。